環(huán)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地區(qū)日前公布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2至12歲兒童尿液中的塑化劑濃度每增1倍,智商成績會降低1分,由于塑化產品廣泛存在于生活中,建議少用或使用前后洗手。
臺灣地區(qū)研究機構26日在臺大醫(y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政策成果發(fā)表會。由研究員王淑麗報告《塑化劑等食品相關污染物與健康》。
王淑麗研究團隊建構長期出生世代追蹤研究,共招募430位孕婦并集尿液檢體,之后每隔3年追蹤訪視母親與小孩,也收集同孩子在2、5、8及11歲的尿液檢體,進行神經認知功能評估。
研究采貝氏及魏氏量表,王淑麗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2至12歲兒童暴露在環(huán)境中塑化劑濃度每增1倍,智商成績會減少1分,研究成果已在今天年中刊登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
王淑麗長期投入塑化劑研究,她說,塑化劑是無色、無臭、無味,常溫是液態(tài)的物質,可增加塑膠材料的柔軟性,或做為材料液化的人工添加劑,常見的塑化劑包括DEHP、DnBP、BBP、DiNP等。
她說,這些塑化劑常使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如兒童玩具、塑膠袋、壁紙、化妝品、人工皮革、黏著劑、地毯、塑膠容器、汽車內裝與座椅等,在pvc材質的血袋、軟管等醫(yī)療器材中也常見。
王淑麗指出,兒童早期、持續(xù)性地暴露在塑化劑可能影響日后認知功能發(fā)展,建議孕婦應少用含塑化劑產品,兒童在玩具使用后與吃東西前應多洗手,盡可能避免幼兒將玩具等物品放入嘴內,同時也要降低環(huán)境塑化劑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