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流動度
的流動度是衡量流體切應力和切變速率之間關系狀態(tài)的參數(shù)。凹版印刷屬于流體中的脹流體,即該流體的流動特征是表現(xiàn)黏度隨切變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即切力增稠。還有一部分凹版印刷屬于假塑性流體,即表觀黏度隨切變速率的增大而減小,即切力變稀。
2、黏度
黏度是阻止液體流動的一種性質,是內摩擦力,它是流體分子力間相互作用力產(chǎn)生阻礙其分子相對運動的阻力。黏度的單位為帕秒。凹印可認為是牛頓流體的低粘度,屬于假塑性流體,其特征是表觀黏度隨著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減少,即切力變稀。一般所有的高聚熔體和濃溶液都屬于此類,造成切刀變稀的原因是由于剪切力的作用使得分子間的纏繞解開,流動時分子又從不同的流速中掙脫到同層中而取向的。
3、著色力
著色力測試是測試樣品與標準色樣之間的濃度高低,著色力表示了的濃度和純度。著色力越大,變現(xiàn)色彩越鮮艷。測試時往樣品和標準中加入一定倍數(shù)的標準白墨,然后進行對比測定。
4、細度
的細度指的是混合在連結料中的顏料與填料等固體顆粒大小及分散程度。粒子小分散好,則體現(xiàn)出細膩、光滑、流暢的感覺。粒子大分散不好,則會出現(xiàn)粗糙、不光滑、不流暢的感覺。的細度在印刷質量中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影響因素和指標。通常網(wǎng)線細的高精度印刷品要求的細度要高,相反的細度差,顏料顆粒比較大、比較粗糙會引起許多印刷故障。凹版印刷,會因顏料顆粒大而發(fā)生沉降現(xiàn)象。細度不僅與的使用性能有關,而且與的流變性有關。
5、印刷作業(yè)適性
的印刷適性參數(shù)是指印刷機在動態(tài)印刷作業(yè)過程中的適性,在這種條件下測試的參數(shù)具有生產(chǎn)實踐意義。通??刹捎糜∷⑦m性儀來進行測量,測試時使用標準和標準承印材料,用以建立標準測試條件,再將樣品進行測量后加以比較,以評定該樣品印刷適性的好壞。
6、耐抗性
的耐抗性指的是固化后的墨膜在受外界因素侵襲時,保持膜的色彩、圖文清晰及各種品種不變的性能。轉移到承印材料上成為印刷品之后,經(jīng)常會應用到各種環(huán)境中,所以應該具備一定的耐抗性,常見的有:光澤度、耐光性、耐摩擦、耐水性、耐溶劑型、耐酸堿性、耐油脂等。印刷品可根據(jù)印刷品的用途進行選擇評價分析。
7、流變性和流平性
凹印要有好的流變性和流平性,由于凹版印刷的特征,要求黏度低,觸變性小,屈服值小。在刮墨刀壓力和轉移時剪切力的作用下,的流變特性不能有太大的改變,要能適應刮墨刀正常壓力和正常剪切力的要求。
8、附著性
要有適合承印材料要求的附著性,對薄膜而言,要先潤濕后吸附,即的表面張力小于材料表面張力或的內聚力小于與材料之間的附著力,這樣兩者之間的接觸角小于90°,的潤濕性好;其次分子與薄膜分子之間的極性牽引力要盡可能大,的附著性好。
9、的干燥性
經(jīng)過印版轉移到承印材料上之后,膜層經(jīng)過一系列的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而成為固態(tài)或者準固態(tài)膜層的過程稱為干燥性。轉移到承印物上后,干燥速度要符合印刷條件的要求,否則會產(chǎn)生粉化、粘連等故障。的干燥性一方面受其溶劑種類、性質的影響,另一方面受機器干燥裝置的影響。
10、黏彈性
印刷機上,在動應力的作用下同時產(chǎn)生黏性和彈性反應,隨著印刷速度提高,彈性反應更加明顯。的黏彈性反應對印刷機上的分離過程非常重要。
凹版印刷機印刷速度快,要求應力松弛時間長,在印刷時不易拉絲,即墨絲段,在瞬間內發(fā)生斷裂,無法呈現(xiàn)黏性流動,而是在內聚力下,表現(xiàn)出良好的回彈性。
上一篇:
平面設計中必須考慮的字體印刷知識
下一篇:
盤點印版容易引起的七大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