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氣催化燃燒處理設備能力范圍,催化燃燒反應是典型的氣—固相催化反應,其實質(zhì)是在一定溫度下,共同吸附于催化劑表面的有機物(VOC)與來自空氣中的氧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徹底氧化分解成無害的CO2和H2O,并釋放反應熱的過程。借助催化劑可大幅降低有機物的起燃溫度,進行無焰燃燒,減少預熱能耗及NOx的生成,其典型反應方程式為在催化劑作用下燃燒。與直接燃燒相比,催化燃燒溫度較低,燃燒比較完全。催化燃燒所用的催化劑為具有大比表面的貴金屬和金屬氧化物多組分物質(zhì)。
從1949年美國研制出上套催化燃燒裝置到現(xiàn)在,這項技術(shù)已廣泛地應用于油漆、橡膠加工、塑料加工、樹脂加工、皮革加工、食品業(yè)和鑄造業(yè)等部門,也用于汽車廢氣凈化等方面。中國在1973年開始將催化燃燒法用于治理漆包線烘干爐排出的有機廢氣,隨后又在絕緣材料、印刷工業(yè)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使催化燃燒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預熱式是催化燃燒的基本的流程形式,有機廢氣溫度在100℃以下、濃度也較低時,熱量不能自給,因此在進入反應器前需要在預熱室加熱升溫。通常采用電加熱將廢氣升溫至催化反應所需的起燃溫度;燃燒凈化后的氣體在熱交換器內(nèi)與未處理的廢氣進行熱交換,以回收部分熱量。